数字化印刷催生数字化阅读 “死书”将不复存在
2013-04-22 13:21:40中国包装印刷机械网阅读量:1953 我要评论
导读:网络技术的普及,让电脑成为人们生活中*的事物。消费市场终端对于网络的重视,让每个行业都希望和电脑沾边,印刷行业就分解出了数字化印刷。这让我们看到了解决高图书库存的曙光,或许未来图书库存这个概念也会不再被提及。
【ppzhan摘要】网络技术的普及,让电脑成为人们生活中*的事物。消费市场终端对于网络的重视,让每个行业都希望和电脑沾边,印刷行业就分解出了数字化印刷。这让我们看到了解决高图书库存的曙光,或许未来图书库存这个概念也会不再被提及。
进入21世纪以来,我国出版业以的速度赶超欧美等发达国家,出书品种异军突起。经过几年的发展,我国一跃成为“出版大国”。去年37万的出书品种,再次刷新世界纪录,比美国多出一倍。但是这么多的书,真的存在如此庞大的市场可以消化掉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
全国新华书店系统、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纯销售额从2005年的403.95亿元增长到了2011年的653.59亿元,而年末库存从482.92亿元飞涨到804.05亿元。数据显示,从2005年到2011年,全国出版的图书品种数从22.25万增至37万,增幅约为66%;而在同一个时间区段,全国新华书店系统、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纯销售数量增长的幅度不到4%,产销增速比相差16倍之多。书出的种类越来越多,但每年的销量增长并不大,这就让越来越多的书面临被封存的风险,形成难以破解的恶性循环。
此外,虽然市场上的图书越来越让人眼花缭乱,但图书的主题并不能引起自己的兴趣。在市场上,一方面真正的好书其实供不应求,另一方面大量的图书根本难以吸引读者。一旦遇到选题,出版社的跟风出版和重复出版,也势必会造成大量图书积压。四川人民出版社编审王定宇指出,书占中国国内图书总量的6.7%,创造的利润却占整个图书市场的68.9%。在利益的驱动下,出版社将大量精力集中在图书上,而忽略了对长销图书的打造。而快创造书的方法无疑是拾人牙慧、模仿已经的图书,大量跟风书导致同质化严重,其后果就是大量短命“书”迅速下架,而且难以盘活,成为仓库中的“常住人口”。
《旧制度与大革命》一书,早在199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。时隔20年,该书再度成为2012年出版界热点。记者细数了该书的出版方,除了商务印书馆于去年8月再版之外,更有九州出版社、中国文史出版社、中国友谊出版公司、江西人民出版社等十几家出版单位在短短的半年内以图文版、导读版和精装本等多种形式出版。这种重复出版无疑给全国图书库存量的增多添加了沉重的砝码。
业内人士指出,这些年图书出版种类的快速增长,与书号放开的背景关系很大,导致图书出版的盲目性增强。译林出版社前社长李景端介绍说,以往,为了控制图书品种,我国实行出版物书号核发制度,每年为每个出版社配以一定数量的书号。由于书号数量有限,各出版社做选题策划时慎之又慎。随着书号管理逐步放宽,在释放出版业生产力,拓宽百姓阅读范围的同时,也带来市场良莠不齐、鱼龙混杂,使大量既没社会效益也无经济效益的书混迹其中,难免成为库存。
在积压了大量库存的情况下,为什么出版社仍然能够生存下去?业内人士指出,我国出版社的准入并没有完全放开,不少出版社依靠“卖书号”生存。这种现象,中华书局发行部主任胡大庆见得多了,“与其费尽心力在市场拼杀,不如跟风出版,结果是产品经不起市场推敲沦为库存。这种蹭一把、捞一笔就走的短视行为让人痛心。”
当然,在已形成的销售链体制上,也有让出版社吃亏的地方。一个广为出版社诟病的产销链现状是,卖不出去的图书,书店都可以退回给出版社,出版社承担几乎所有风险。王定宇说,经销包退制之下,出版社不仅负责出书,还负责卖书。书店仅仅负责销售的过程,而不关注结果。
出版社缺少话语权,书商自然而然地倾向于多备库存,“因为缺货少卖了是自己吃亏,卖不出去却不用自己负责。”王定宇表示,出版社向书店发货时不收书款,一般要多少发多少,而书店要书并没有太多依据,随机性特别强。由于上游供应商多数是先铺货,然后实销实结,书商往往采购大于其规模能力的图书品种,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。也是由于这个原因,出版社规划合理的印量非常困难,让早就在出版界热议的“按需出版”根本无从实现。
弄明白了原因,解决问题只需按图索骥:一个是多出“活书”,出版受市场欢迎的好书,同时要把书变活,在营销上下功夫,让好书有好销路;而另外一条路子,就是要减少“死书”,根据市场需求来印书,降低无效库存。
减少“死书”,归根到底是要紧跟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。在魏玉山看来,减少“死书”,首先要从减少“死的内容”入手,必须有活的、新鲜的、有用的内容。相当多“死书”的创作者,仅仅是从满足自己创作欲望或完成任务出发,在很多中小出版社的选题论证会上,缺乏发行部门和销售一线的声音,而没有考虑读者和社会需求,终只能被读者抛弃。
“一部图书有没有读者需求,有多少需求,应当有认真的市场调研,有科学的决策,不能因为作者给钱,就不管图书的销售;不能因为有各种资助,就不考虑市场需求。”魏玉山认为,出版单位从社长、总编到编辑和发行,每个环节都应该具有市场意识。在选题策划之前要开展充分的市场调查和论证,认真听取经销商的意见和建议,做到有的放矢。
另外,在保证选题和编辑加工质量的前提下,同样要抢编、印、发等各环节的速度。“一个好的选题成为产品要抓住时机,尤其是实效性很强的图书选题,更要选择恰当的时机。否则一旦时机过去,很快会成为库存产品。”魏玉山补充说,相当多的“死书”不是“真死”而是“假死”,是因为信息不畅,渠道不通,网点不够等原因,只能躺在库房“等死”。
彻底消灭“死书”是一项*的任务。到目前为止,不仅中国没有,美国、日本、德国等发达国家也没有消灭“死书”。魏玉山认为,随着数字出版、网络出版、数字阅读的快速发展,在不久的将来,随着按需印刷普及,库存就会有根本性的减少,“死书”也会大大减少。再进一步,也许有一天,读者不再读纸质图书了,所有的图书都是数字化存储,数字化阅读,图书的“库存”由纸就变成比特,“死书”也就彻底消灭了
进入21世纪以来,我国出版业以的速度赶超欧美等发达国家,出书品种异军突起。经过几年的发展,我国一跃成为“出版大国”。去年37万的出书品种,再次刷新世界纪录,比美国多出一倍。但是这么多的书,真的存在如此庞大的市场可以消化掉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
全国新华书店系统、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纯销售额从2005年的403.95亿元增长到了2011年的653.59亿元,而年末库存从482.92亿元飞涨到804.05亿元。数据显示,从2005年到2011年,全国出版的图书品种数从22.25万增至37万,增幅约为66%;而在同一个时间区段,全国新华书店系统、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纯销售数量增长的幅度不到4%,产销增速比相差16倍之多。书出的种类越来越多,但每年的销量增长并不大,这就让越来越多的书面临被封存的风险,形成难以破解的恶性循环。
此外,虽然市场上的图书越来越让人眼花缭乱,但图书的主题并不能引起自己的兴趣。在市场上,一方面真正的好书其实供不应求,另一方面大量的图书根本难以吸引读者。一旦遇到选题,出版社的跟风出版和重复出版,也势必会造成大量图书积压。四川人民出版社编审王定宇指出,书占中国国内图书总量的6.7%,创造的利润却占整个图书市场的68.9%。在利益的驱动下,出版社将大量精力集中在图书上,而忽略了对长销图书的打造。而快创造书的方法无疑是拾人牙慧、模仿已经的图书,大量跟风书导致同质化严重,其后果就是大量短命“书”迅速下架,而且难以盘活,成为仓库中的“常住人口”。
《旧制度与大革命》一书,早在199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。时隔20年,该书再度成为2012年出版界热点。记者细数了该书的出版方,除了商务印书馆于去年8月再版之外,更有九州出版社、中国文史出版社、中国友谊出版公司、江西人民出版社等十几家出版单位在短短的半年内以图文版、导读版和精装本等多种形式出版。这种重复出版无疑给全国图书库存量的增多添加了沉重的砝码。
业内人士指出,这些年图书出版种类的快速增长,与书号放开的背景关系很大,导致图书出版的盲目性增强。译林出版社前社长李景端介绍说,以往,为了控制图书品种,我国实行出版物书号核发制度,每年为每个出版社配以一定数量的书号。由于书号数量有限,各出版社做选题策划时慎之又慎。随着书号管理逐步放宽,在释放出版业生产力,拓宽百姓阅读范围的同时,也带来市场良莠不齐、鱼龙混杂,使大量既没社会效益也无经济效益的书混迹其中,难免成为库存。
在积压了大量库存的情况下,为什么出版社仍然能够生存下去?业内人士指出,我国出版社的准入并没有完全放开,不少出版社依靠“卖书号”生存。这种现象,中华书局发行部主任胡大庆见得多了,“与其费尽心力在市场拼杀,不如跟风出版,结果是产品经不起市场推敲沦为库存。这种蹭一把、捞一笔就走的短视行为让人痛心。”
当然,在已形成的销售链体制上,也有让出版社吃亏的地方。一个广为出版社诟病的产销链现状是,卖不出去的图书,书店都可以退回给出版社,出版社承担几乎所有风险。王定宇说,经销包退制之下,出版社不仅负责出书,还负责卖书。书店仅仅负责销售的过程,而不关注结果。
出版社缺少话语权,书商自然而然地倾向于多备库存,“因为缺货少卖了是自己吃亏,卖不出去却不用自己负责。”王定宇表示,出版社向书店发货时不收书款,一般要多少发多少,而书店要书并没有太多依据,随机性特别强。由于上游供应商多数是先铺货,然后实销实结,书商往往采购大于其规模能力的图书品种,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。也是由于这个原因,出版社规划合理的印量非常困难,让早就在出版界热议的“按需出版”根本无从实现。
弄明白了原因,解决问题只需按图索骥:一个是多出“活书”,出版受市场欢迎的好书,同时要把书变活,在营销上下功夫,让好书有好销路;而另外一条路子,就是要减少“死书”,根据市场需求来印书,降低无效库存。
减少“死书”,归根到底是要紧跟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。在魏玉山看来,减少“死书”,首先要从减少“死的内容”入手,必须有活的、新鲜的、有用的内容。相当多“死书”的创作者,仅仅是从满足自己创作欲望或完成任务出发,在很多中小出版社的选题论证会上,缺乏发行部门和销售一线的声音,而没有考虑读者和社会需求,终只能被读者抛弃。
“一部图书有没有读者需求,有多少需求,应当有认真的市场调研,有科学的决策,不能因为作者给钱,就不管图书的销售;不能因为有各种资助,就不考虑市场需求。”魏玉山认为,出版单位从社长、总编到编辑和发行,每个环节都应该具有市场意识。在选题策划之前要开展充分的市场调查和论证,认真听取经销商的意见和建议,做到有的放矢。
另外,在保证选题和编辑加工质量的前提下,同样要抢编、印、发等各环节的速度。“一个好的选题成为产品要抓住时机,尤其是实效性很强的图书选题,更要选择恰当的时机。否则一旦时机过去,很快会成为库存产品。”魏玉山补充说,相当多的“死书”不是“真死”而是“假死”,是因为信息不畅,渠道不通,网点不够等原因,只能躺在库房“等死”。
彻底消灭“死书”是一项*的任务。到目前为止,不仅中国没有,美国、日本、德国等发达国家也没有消灭“死书”。魏玉山认为,随着数字出版、网络出版、数字阅读的快速发展,在不久的将来,随着按需印刷普及,库存就会有根本性的减少,“死书”也会大大减少。再进一步,也许有一天,读者不再读纸质图书了,所有的图书都是数字化存储,数字化阅读,图书的“库存”由纸就变成比特,“死书”也就彻底消灭了
版权与免责声明:1.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包装印刷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-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包装印刷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 2.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(非包装印刷网)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 3.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相关新闻
-
- 2012-04-20 11:22:24
- 818
-
- 2012-01-17 10:25:59
- 1404
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
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,与本站立场无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