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纸行业市场发展情况调查研究分析
2012-08-17 10:27:08行业研究网站阅读量:3078 我要评论
导读: 【ppzhan摘要】2010年12月,实验室发布2010年度“500强”,包括报纸6家、杂志8家的传媒业以37个品牌冠居世界各行业,但是,这14家传统纸媒的半数即7席入围“下降快的10个品牌”,美国4家百年大报悉在其中。成长快的行业是互联网:14个品牌平均年龄12.3年,小2岁,大16岁。在10个年轻的品牌中,互联网占据7席。
【ppzhan摘要】2010年12月,实验室发布2010年度“500强”,包括报纸6家、杂志8家的传媒业以37个品牌冠居世界各行业,但是,这14家传统纸媒的半数即7席入围“下降快的10个品牌”,美国4家百年大报悉在其中。成长快的行业是互联网:14个品牌平均年龄12.3年,小2岁,大16岁。在10个年轻的品牌中,互联网占据7席。
以网络为平台的终端媒体持续创新,传统报业遭遇受众分流、销量下滑和广告萎缩,弃纸就网、贱卖甚至破产。新世纪的10年,是网络媒体高歌猛进的10年,也是发达国家报业持续走低的10年。新世纪的后5年,是我国报业市场震荡的5年,也是“拐点论”、“寒冬论”,甚至“消亡论”唱衰报业的5年。
2010年12月,实验室发布2010年度“500强”,包括报纸6家、杂志8家的传媒业以37个品牌冠居世界各行业,但是,这14家传统纸媒的半数即7席入围“下降快的10个品牌”,美国4家百年大报悉在其中。成长快的行业是互联网:14个品牌平均年龄12.3年,小2岁,大16岁。在10个年轻的品牌中,互联网占据7席。
报业式微及其论争
2000年元旦,《北京青年报》就网络和报纸的竞争及其未来走向,发表了《网络时代:报纸会不会消亡》的对话录。在这场被称为“世纪对话”的访谈中,搜狐总裁张朝阳认为,网络媒体必将普及化,“报业只有吸收网络优势,才能立于不败之地”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则以上网人数少、副作用明显、读报较为轻松,以及报纸主要对手还是广播和电视等理由,委婉回应了张的观点。双方倾向明显,但都留有余地。此后,有关争论日渐激烈起来了。
2004年,喻国明在《“拐点”的到来意味着什么》一文中明确指出传统报业进入“拐点”。2005年,《京华时报》社长吴海民在《中国报业》发表《媒体变局:谁动了报业的蛋糕》,前承喻国明的观点,并以2005年为“拐点”称:“中国传统报纸的冬天到来了”。
2006年,《中国报业发展态势“三家论剑”》对前几年的学术探讨作了一个综述,“三家”分别为学界的喻国明、业界的吴海民,以及新闻总署副署长石峰。喻国明反对把一般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套用于报业,认为中国报业处于“震荡期末期”和“成熟期初期”的交叉点,并把此前的“拐点论”修正为“节点论”。吴海民继续着他的“寒冬论”,认为从2005年始,中国报业向下“拐”了。作为主管部门*,石峰指出要分析原因寻找对策。此前一年,总署报刊司副司长林江曾发表“中国报业进入第四次增长周期”的观点,称1990年-2004年的15年间,我国报业呈现一个以5年为周期的时段性增长:老牌晚报繁荣期、都市报爆发期,以及“厚报时代”。鉴于他们均为主管部门*,石峰的观点被整合解读为“波动论”。
这期间,舶来的“报纸消亡论”也盛极一时。
2004年,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菲利普·迈耶依据美国“全国民意研究中心”的调查数据,制作了报纸读者走势图,该图显示“2043年季度末,日报的读者将归于零”。2007年9月,此书译介到国内。2006年3月,英国《独立报》刊登了比尔·盖茨关于“畅想未来社会”的专访,盖茨肯定“50年,报纸还会印刷”,但同时指出“纸笔消失”。“报纸消亡论”早在1994年,就以“媒介恐龙”的说法出现过。
以网络为平台的终端媒体持续创新,传统报业遭遇受众分流、销量下滑和广告萎缩,弃纸就网、贱卖甚至破产。新世纪的10年,是网络媒体高歌猛进的10年,也是发达国家报业持续走低的10年。新世纪的后5年,是我国报业市场震荡的5年,也是“拐点论”、“寒冬论”,甚至“消亡论”唱衰报业的5年。
2010年12月,实验室发布2010年度“500强”,包括报纸6家、杂志8家的传媒业以37个品牌冠居世界各行业,但是,这14家传统纸媒的半数即7席入围“下降快的10个品牌”,美国4家百年大报悉在其中。成长快的行业是互联网:14个品牌平均年龄12.3年,小2岁,大16岁。在10个年轻的品牌中,互联网占据7席。
报业式微及其论争
2000年元旦,《北京青年报》就网络和报纸的竞争及其未来走向,发表了《网络时代:报纸会不会消亡》的对话录。在这场被称为“世纪对话”的访谈中,搜狐总裁张朝阳认为,网络媒体必将普及化,“报业只有吸收网络优势,才能立于不败之地”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则以上网人数少、副作用明显、读报较为轻松,以及报纸主要对手还是广播和电视等理由,委婉回应了张的观点。双方倾向明显,但都留有余地。此后,有关争论日渐激烈起来了。
2004年,喻国明在《“拐点”的到来意味着什么》一文中明确指出传统报业进入“拐点”。2005年,《京华时报》社长吴海民在《中国报业》发表《媒体变局:谁动了报业的蛋糕》,前承喻国明的观点,并以2005年为“拐点”称:“中国传统报纸的冬天到来了”。
2006年,《中国报业发展态势“三家论剑”》对前几年的学术探讨作了一个综述,“三家”分别为学界的喻国明、业界的吴海民,以及新闻总署副署长石峰。喻国明反对把一般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套用于报业,认为中国报业处于“震荡期末期”和“成熟期初期”的交叉点,并把此前的“拐点论”修正为“节点论”。吴海民继续着他的“寒冬论”,认为从2005年始,中国报业向下“拐”了。作为主管部门*,石峰指出要分析原因寻找对策。此前一年,总署报刊司副司长林江曾发表“中国报业进入第四次增长周期”的观点,称1990年-2004年的15年间,我国报业呈现一个以5年为周期的时段性增长:老牌晚报繁荣期、都市报爆发期,以及“厚报时代”。鉴于他们均为主管部门*,石峰的观点被整合解读为“波动论”。
这期间,舶来的“报纸消亡论”也盛极一时。
2004年,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菲利普·迈耶依据美国“全国民意研究中心”的调查数据,制作了报纸读者走势图,该图显示“2043年季度末,日报的读者将归于零”。2007年9月,此书译介到国内。2006年3月,英国《独立报》刊登了比尔·盖茨关于“畅想未来社会”的专访,盖茨肯定“50年,报纸还会印刷”,但同时指出“纸笔消失”。“报纸消亡论”早在1994年,就以“媒介恐龙”的说法出现过。
版权与免责声明:1.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包装印刷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-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包装印刷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 2.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(非包装印刷网)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 3.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相关新闻
-
- 2012-08-24 14:13:16
- 984
-
【ppzhan摘要】目前,数码印刷机的幅面已足够满足大多数市场的要求,发展前景一片光明。相信2012年各大数码印刷企业将会有新举措。与此同时,其也正努力推出更宽幅的数码印刷机型,以适应软包装印刷商的需求。
- 2012-07-04 15:03:49
- 1019
-
- 2012-03-23 15:32:53
- 933
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
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,与本站立场无关